2-氨基噻唑,状固体。微溶于冷水、和,蒸馏时易分解。分子中的氨基可与酰氯、酸酐、磺酰氯等进行酰化反应,其物N-乙酰基化合物熔点208℃。可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可转换成Cl-、Br-、CN-、NO2-等基团的化合物。与酸反应,在5位引进磺酸基。用α-与反应制取。是合成2-取代噻唑的重要中间体。
2-氨基噻唑盐化学性质:
类别:品。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 480 毫克/公斤; 腹腔-小鼠 LD50: 200 毫克/公斤。
危险特性:其混合物; 或其-酸混合物加热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高温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氧化物烟雾。
2-氨基噻唑盐由与(或和,或α,β二氯乙基)经环合而得。在反应器中加入热水、和α,β-二氯乙基。在搅拌下回流2h。冷却,经滴液漏斗加入溶液,使溶液呈碱性,析出2-氨基噻唑晶体。然后加入使之溶解。分出醚层,用水洗涤后,以无水干燥,蒸出得粗品。用重结晶,得晶体。产率为80%,熔点90℃。
氨基噻唑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480mg/kg;大鼠静脉LD50:570mg/kg;小鼠腹膜腔LD50:200mg/kg;猫经口LDL0:120mg/kg;兔子经口LD50:370mg/kg;经口LDL0:120mg/kg;
其他多剂量毒性:兔子经口TDLo:4500 mg/kg/56D-I;兔子吸入TCLo:200 mg/m3/7H/61D-I;吸入TCLo:200 mg/m3/7H/30D-I;吸入TCLo:25mg/m3/7H/62D-I;
致突变性:突变微生物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3333μg/plate;突变微生物试验:克氏杆菌,1mmol/L;突变微生物试验:小鼠淋巴细胞,1214mg/L;在哺乳动物躯体中的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细胞,557mg/L。
2-氨基噻唑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凯利特化工一直秉承科研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型中间体。公司不断完善科研队伍,加大研发的资金投入,拥有一批由多名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科研攻关的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医药原料及中间体研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