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发的主导产品SH新型冷媒剂(又名纳米流体)应用于制冷行业,有效解决了转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难题。产品可达到世 界水平。目前,公司拥有煤改电项目、化工、制药、食品厂、冷库等多重长期合作客户。
冷媒剂,是一种无毒、无臭、不含水量、易和发臭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不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
适用领域:空调、空气能、地暖、热源塔热泵等制冷制暖领域。1805年埃文斯(O.Evans)原创作地提出了在封闭循环中使用挥发性流体的思路,用以将水冷冻成冰。他描述了这种系统,在真空下将蒸发,并将蒸汽泵到水冷式换热器,冷凝后再次使用。1834年帕金斯次开发了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并且获得了**。在他所设计的蒸汽压缩制冷设备中使用(乙基醚)作为制冷剂。 [3] 下表列出早期用过的制冷剂年份雪种化学式19世纪30年代橡胶硫化物(乙基醚)CH3-CH2-O-CH2-CH319世纪40年代甲基(R-E170)CH3-O-CH31850水/硫酸H2O/H2SO41856酒精CH3-CH2-OH1859氨/水NH3/H2O1866粗汽油二氧化碳(R744)CO219世纪60年代氨(R717)NH基胺(R630)CH3(NH2)乙基胺(R631)CH3-CH2(NH21870甲基酸盐(R611)HCOOCH31875二氧化硫R764)SO21878甲基氯化物,(R40)CH3CI19世纪70年代(R160)CH3-CH2CI1891硫酸与碳氢化合物H2SO4,C4H10,C5H12,(CH3)2CH-CH320世纪溴乙烷(R160B1)CH3-CH2Br1912CCI4水蒸气(R718)H2O20世纪20年代异丁烷(R600a)(CH3)2CH-CH3丙烷(R290)CH3-CH2-CH31922二异构体(R1130)CHCI=CHCI1923汽油HCs1925三(R1120)CHCI=CCI21926二氯甲烷(R30)CH2CI2早期的制冷剂,几乎多数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有些还有很强的腐蚀和不稳定性,或有些压力过高,经常发生事故。十九世纪中叶出现了机械制冷。雅各布.帕金斯(Jacob Perkins)在1834年建造了首台实用机器。它用作制冷剂,是一种蒸气压缩系统。二氧化碳(CO2) 和氨(NH3)分别在1866年和1873年被用作制冷剂。其他化学制品包括化学氰(石油醚和石脑油)、二氧化硫(R-764)和甲醚,曾被作为蒸气压缩用制冷剂。其应用限于工业过程。多数食物仍用冬天收集或工业制备的冰块来保存。
SH-3型冷媒剂属于一种新型环保载冷剂,以改性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配加多种缓蚀剂、阻垢剂、调节剂,经科学工艺生产合成。本品为无色或淡液体。易溶于水,能与醇类载冷剂,无机盐冷媒剂混溶,不发生拮抗现象。并对各种金属的年腐蚀速率均小于国家对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G050-2007”的要求指标。又确保冷却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使得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从而降低了成本。SH-3型冷媒剂是传统盐水和乙二醇等载冷剂的换代产品,它克服了现在常用载冷剂易燃,挥发性大,腐蚀性大,不环保的缺点。也改善了无机盐冷媒剂密度大,动力消耗大的不足之处。
使用范围:-30℃—100℃ 不可燃
密 度:1.015—1.03g/m3 无挥发
沸 点:≥110适用领域:0℃~5℃保鲜库、-15℃~-18℃(-18℃~-25℃)冷藏库。
注:加注时先将系统清洗干净,以免管道内残留水份过多,使其冰点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较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1960年以后,人们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已将其用于天然气的液化和分离等方面。应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可得到很低的蒸发温度,且可增加制冷量,减少功耗。 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管理严谨、诚实守信、技术为先、满足。"竭诚为广大用户服务,共谋发展,与时俱进;愿在节能环保方面与制冷行业的同仁共携手打造出一片新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