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粉有生熟两种、精细两个类型。
粗的,粒度在10目至100目之间,用手揉捏有颗粒感。适用于各类食品的馅料,如月饼等。10目以下的属于板栗仁了。
细的,顾名思义,就是板栗淀粉了。粒度在150目以上,手感细滑。吃起来细腻留香,主要用于食品的配料。
生的,就是在板栗去壳后加工生产而成的。由过滤得出粗细,但在包装出售前要进行烘干处理。不然会坏。还有,没加防腐剂的颜色没有新鲜板栗的好。主要是食品厂、糕点作坊使用。
熟的,粗的是把板栗煮熟后烘干打细即成。而细的则是采用干法制成。熟的无须防腐剂。主要是家庭使用,存放时间长。
在现实生活中,板栗粉蒸肉、板栗粉馅月饼等是用粗板栗粉;而细的则是加工成饼、派等食品,也有做特定菜时用来代替普通淀粉的。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粉类别。
制作板栗粉的工艺流程:选料→清洗→去皮→精选→切分→干燥→冷却→粉碎→**微粉碎→筛分→包装→成品。
(1)选料、清洗
选取无霉烂、无病虫的栗实,用人工或机械清洗,沥干水分。
(2)去皮
洗净后放入脱皮机中脱皮,再用人工挑选,捡出腐烂、虫蛀、斑点的栗仁,精选后用清水漂洗。
(3)切分、干燥
将栗仁用切丁机切成2毫米见方的小丁,用滚筒式干燥机对栗仁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向滚筒内吹入120~130℃的热风。热风温度过高会使原料焦糊,过低则烘烤时产生的香气挥发不出来。
(4)冷却
原料干燥后快速冷却,需再转入另一滚筒内,吹入室温空气,至原料变得硬脆,水分控制在5%以下,温度接近40℃。
(5)粉碎
冷却后,原料首先送入普通粉碎机粉碎,再进行**微粉碎。**微粉碎时会使机件产生高温,长时间会使原料变质,此时应开启冷却系统。
(6)筛分
粉碎后的物料转入旋流分离器进行筛分,颗粒细度约280~300目,粗颗粒再返回**微粉碎机粉碎。
(7)包装
粉碎好的栗粉要随出随包,不能久置,以防吸潮。包装采用铁罐和塑料袋,以铁罐内衬复合薄膜袋包装为宜。
板栗粉有生熟两种、精细两个类型。 粗的,粒度在10目至100目之间,用手揉捏有颗粒感。适用于各类食品的馅料,如月饼等。10目以下的属于板栗仁了。 细的,顾名思义,就是板栗淀粉了。粒度在150目以上,手感细滑。吃起来细腻留香,主要用于食品的配料。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范志红博士解释说,板栗属于坚果类,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那样富含油脂,它的淀粉很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与粮谷类的75%相当;鲜板栗也有40%之多,是马铃薯的2.4倍。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为4%~5%,虽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煮熟后的米饭。但某些方面板栗的营养更**粮食。栗子的、B2含量丰富,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人们恐怕很难想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有钾、镁、铁、锌、锰等,虽然达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亮油油的栗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板栗有健脾胃、、、强心的功用,主治反胃、、便血等症,老少咸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品尝它。
栗子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范博士说: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6~7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范博士还建议,人们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范博士提醒消费者,选购栗子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金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间有些发褐,是栗子所含酶发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没有危害.
板栗俗称毛栗子,是我国的特产,享有“千果”的美誉。板栗中约含糖60%、淀粉26%、蛋白质3.7%、脂肪2%,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中认为,板栗有养胃、健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等功能,十分适合于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