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机制
促进剂提高产量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在酶制剂生产中,有些促进剂本身是酶的诱导物;有些促进剂是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的透性,改善与氧的接触从而促进酶的分泌与生产,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对酶的表面失活有保护作用;有些促进剂的作用是沉淀或鳌合有害的金属离子。
各种促进剂的效果除受菌种、菌龄的影响外,还与所用的培养基组成有关,即使是同一种促进剂,用同一菌株,生产同一产物,在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时效果也会不一样。
使用方式
作用
促进剂不是前体或营养物 可影响正常代谢,或促进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
例如
可增加产生菌的抗自溶能力,推迟自溶时间,增加积累。
谷氨酸棒生产赖氨酸时,加入可提高产量25%以上。
作用分类
机理及影响:硫化促进剂简称促进剂。能促进硫化作用的物质。可缩短橡胶的硫化时间或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及提高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等。可分为无机促进剂与有机促进剂两大类。无机促进剂中,除 、氧化镁、氧化铅等少量使用外,其余主要用作助促进剂。使用的大都是有机促进剂。种类繁多。硫化促进剂中有的带苦味(如硫化促进剂M),有的使制品变色(如 硫化促进剂D),有的有硫化作用(如 硫化促进剂TT),有的兼具防老作用或塑解作用(如硫化促进剂M)等。
作用速度:根据作用的速度,可分为慢速、中速、中超速、超速、超超速等促进剂。此外,还有后效性促进剂等。主要是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有醛胺类(如 硫化促进剂H)、胍类(如硫化促进剂D)、秋兰姆类(如硫化促进剂TT)、噻唑类(如硫化促进剂M)、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如 硫化促进剂ZDMC)、黄原酸盐类(如硫化促进剂ZBX)、硫脲类(如 硫化促进剂NA-22)、次磺酰胺类(如 硫化促进剂CZ)等。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混合使用。
适用体系
PU/NC、NC/PA、CAB、PVB、EVA、PU、氯化聚烯烃等油墨体系
促进剂
促进剂
技术指标:
颜色:透明液体
固含量:50%
比重:1.00±0.5
闪点:25℃
粘度:察恩4#杯30.5±0.5S(常温)
PH值:6
添加量:5-10%
四、包装:
25KG/18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