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二甲胺水溶液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还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三甲胺生产方法:工业上甲胺用和氨在高温下通不定期装有活性氧化铝催化剂的转化器来合成,但甲基化反应并不停止在三甲胺阶段,因此所得到的三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混合物。
控制和氨的比例,使氨过量,并加水和循环三甲胺有利于生成三甲胺和二甲胺,当氨的用量为的2.5倍,反应温度为425℃,反应压力2.45MPa时,可获得三甲胺10-12%,二甲胺8-9%,三甲胺11-13%的混合胺。
由于在常压下三甲胺与氨及其他甲胺形成共沸物,所以反应产物采用加压精馏和萃取精馏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以生产1t混合甲胺计算,需消耗1500kg、液氨500kg。
三甲胺是**化工原料,三甲胺又称甲胺、氨基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常温常压下为可燃性无色气体,高浓度或压缩液化时,具有强烈的氨味。浓度较低时有鱼腥味。
甲胺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3%~21%。有弱碱性,碱性比氨强,与无机酸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类。
甲胺由和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也可由甲醛与在氯化锌作用下加热至300℃时制得。
二甲胺水溶液的外观性状包装储运操作运输知识
二甲胺水溶液的包装及储运。包装标志:包装容器应有明显易燃液体标志,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有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品的标准编号、等级、批号、规格、含量等。包装方法:玻璃瓶外木板箱或钙塑箱加固内衬垫料或钢桶装,装桶后应严密不泄漏。储运条件:远离火种、热源、酸类,避免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遇湿易燃物品分开存放,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房的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隔离储运,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二甲胺水溶液的操作及运输。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还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二甲胺水溶液的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