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碱的通性,具有如下性质:
1.碱性反应
可使石蕊试液变蓝、酞试液变红。
2.与酸反应
如与、酸、反应。
KOH+HCl=KCl+H₂O
2KOH+H₂SO₄=K₂SO₄+2H₂O
KOH+HNO₃=KNO₃+H₂O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二氧化反应。
2KOH+CO₂=K₂CO₃+H₂O
2KOH+SO₂=K₂SO₃+H₂O
4.与两性金属反应
如与铝反应。
2Al+2KOH+2H₂O=2KAlO₂+3H₂↑
5.与两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氧化铝反应。
Al₂O₃+2KOH=2KAlO₂+H₂O
6.与两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氧化铝反应
Al(OH)₃+KOH=KAlO₂+2H₂O
7.与过渡元素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uSO₄+2KOH=Cu(OH)₂↓+K₂SO₄
FeCl₃+3KOH=Fe(OH)₃↓+3KCl
安全风险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腐蚀性。吸入后强烈呼吸道或造成灼伤。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肺损害。
急性毒性:LD50273mg/kg(大鼠经口)。
性:家兔经眼:1%重度。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
危险特性:该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化学式:KOH,式量:56.1)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熔点380℃,沸点1324℃,相对密度2.04g/cm3,折射率n20/D1.421,蒸汽压1mmHg(719℃)。其性质与相似,具强碱性及腐蚀性,0.1mol/L溶液的pH为13.5。较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吸收而成碳酸。溶于约0.6份热水、0.9份冷水、3份、2.5份甘油,微溶于醚。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30mg/kg。
主要用作盐生产的原料,如、碳酸等。在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硼、安体舒通、沙肝醇、素等。在轻工业中用于生产肥皂、碱性蓄电池、化妆品(如冷霜、雪花膏和洗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