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概述:如果吞食有害,导致严重的烧伤。
潜在健康影响
眼睛:造成眼烧伤。
皮肤:导致皮肤烧伤,可通过皮肤吸收。
食入:如果吞食有害.原因消化道烧伤。
吸入:如果吸入可烧伤呼吸道。
急救措施
眼睛: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皮肤:立即寻求医疗援助并冲洗皮肤及衣物附着物,用大量的水至少15 分钟,去除。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吸入:立即寻求医疗援助。除去皮肤及衣物附着物和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
泄漏应急处理
一般信息: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溢出/泄漏:用惰性物质吸收溢出容器之液体(如蛭石,沙或土),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扩散。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不要吸入粉尘,蒸汽,薄雾或气体。不要直接接触眼睛,皮肤或衣服。不要摄入或吸入。
存储: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由氰酸经氧化而得。将及效负水小心加热至80-88℃,分次加入氰酸,温度自动上升至105℃左右。待反应缓和后,加热到120℃、反应5小时,得粗品。将粗品用交换水冲稀,加25%溶液调至pH值为8-9,过滤。滤液深缩至有结晶析出,结晶用洗去根,得磺酸钡。再将基加入交换水煮沸,趁热加酸分解,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不出水为止,即得成品。另一种制法是由异酸盐经氯化、氧化、水解而得。将异酸盐加入水中,于20-25℃通入氯气,至溶液颜色转黄,并在瓶底出现油层、温度下降、排气管有大量余氯排出等现象,则为反应终点。反应液用提取,提取液经干燥后在60-62℃常压蒸出,然后减压蒸馏,收集60-65℃(2.67kPa)馏分,得磺酰氯。将基在搅拌下滴加80℃热水中,保温水解约2h,至反应液内油滴状物完成消失为止。反应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加水稀释,再减压浓缩至蒸不出水分为止,得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