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销售铁盐聚合硫酸铁热线
聚合硫酸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试验,使用条件和投药量以达到的处理效果。
1、使用前,将聚合硫酸铁按一定浓度投入溶矾池,注入自来水搅拌使之充分水解,静置至呈红棕色液体,再兑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投加混凝。水厂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业废水处理直接配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原水性质可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适量而定,制水厂可以原用的 其它药剂量作为参考,在同等条件下本产品与固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当,是固体硫酸铝用量的如果原用的是液体产品,可根据相应药剂浓度计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时,将上述配制好的液体聚合硫酸铁,泵入计量槽,通过计量投加药液与原水混凝。
4、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需要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
5、注意混凝过程三个阶段的水力条件和形成矾花状况。
(1)聚合硫酸铁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过2min。
(2)聚合硫酸铁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 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 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3)沉降阶段: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6、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7、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8、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9、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 80oC,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
10、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六、聚合硫酸铁包装规格
采用无毒性聚乙烯塑料袋,外加编织袋。
聚合硫酸铁产品规格:产品名称:固体聚合硫酸铁 (简称固体聚铁)分子式: [Fe2(OH)n(SO4)3-n/2]m形态性状:淡黄色无定固体粉状,溶液黑色透明溶液。
聚合硫酸铁用途: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污泥脱水等的净化处理。
聚合硫酸铁在我国的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产和应用上都已具有较大规模。但与国际标准相比,目前我国关于聚合硫酸铁的国家标准存在着控制指标数量比较少、指标偏低、试验方法选择不当等不足,给实施带来诸多困难,有待修订。
利用国内外源水进行的大量试验表明,盐基度与混凝效果成正相关,而且盐基度越高,生产成本越低。盐基度从65%提高到90%,达到同等净化效果,投药量可节约40%,生产成本降低20%。盐基度从85%提高到90%,投药量节约1.5%,生产成本可降低4%。
另一方面,国标中对于有毒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检验指标相对较少,这也是控制产品指标的一个漏洞。例如铁盐混凝剂固体聚合硫酸铁,通过我国现行国标GB与美国AWWAB406-97对产品重金属指标进行的对比发现,我国国标普遍**美国现行标准,国内企业可以达到其要求,但是国标对于重金属含量的要求过于笼统,对某些危害很大的重金属没有限定。因此,在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中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漏洞。
对于国标中的某些已不适用于我国国内目前原材料和生产条件下的产品的指标,可以取消。
除了混凝剂产品指标的差异,我国混凝剂的指标在测试方法上亦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重金属测试国外普遍采用原子吸收法或ICP法,但国内多采用化学法。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许多,国内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很多企业自身不具备测试手段,有些指标不能反映真实的混凝剂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