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苦参提取物
【拉丁名称】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英文名称】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
【学 名】中文学名:苦参,别名:地槐、莵槐、骄槐、虎麻、岑茎、禄白、川参、凤凰爪、牛参、苦槐子、苦参子等.
【科 属】豆科植物
【使用部位】根部
【产地】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河岸沙地。主产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及陕西秦岭。
【植物形态】落叶亚灌木,高1~3m。根圆柱状,浅棕黄色,茎直立,多分枝。幼枝青色,有疏毛,后变无毛。羽状复叶;小叶25~29,披针形,长2~3cm,宽1~2cm,先端渐尖, 基部圆形,下面密被平贴柔毛;总状花序**生;花萼钟形,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仅基部愈;雌蕊1,子房柄被毛。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节间紧缩不甚规则。种子3~7粒,近球形,棕褐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炮制方法】:春、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后进行专业提取。
【化学成分】: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醇碱 (sophoranol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 靛叶碱(bapt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异苦参碱(D- isomatrine)、苦参啶(kuraridin)、去甲苦参酮(norkurarinone)、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另含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
【 性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 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 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较苦。其提取物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产品名称】:苦参碱Matrine
【别 名】 :母菊碱,a-苦参碱,cis-matrine
【分子式及分子量】:C15H24N20,248.36
【产品来源】: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
【有效成分】:根中含生 物 碱:苦 参 碱,氧 化 苦 参 碱,N-甲 基 金 雀 花 碱,安 那 吉 碱,广豆 根 素,环广豆 根 素,广豆 根 酮,紫 檀 素,高丽 槐 素等。此外,还有脂 肪 酸和挥 发 油:从苦参中已鉴定出20种脂肪酸成份,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2.79%,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48.95%。
【产品规格】:98% HPLC
【产品外观】: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久置于空气中有引湿性,并变为淡黄色。
【物理性质】:本品在乙醇、氯仿、甲苯中较易溶解,在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热水、石油醚中略溶。
【应用剂型】:原料
【产品保存】: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
【产品包装】:协商或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25公斤/桶)
【保质期】:两年.